不老部落 | 隱於山林間的烏托邦

「如果你懂的對土地溫柔,它也會與之回饋給你。」

從來不曉得距離喧擾的台北市約一個多小時車程,有一個置身雲霧中的神秘烏托邦,在消費主義高漲的 21 世紀,還有這些泰雅兒女以傳統方式保護著這片土地。位於海拔 400 公尺的台地,沿著宜蘭寒山溪溯源而上,由一群心繫祖靈與文化傳承的年輕人親手打造的「BulauBulau不老部落」,在山谷與溪流相伴下,他們一同工作、學習和生活,讓更多人看見大自然的溫柔。

Lo Kah Su!

吉普車還沒駛進村落,溫暖的招呼聲打斷了部落長老 Kwali 的介紹。「來!大家一起大聲回覆!太小聲是不能進村子的喔」Kwali 笑著說。19年前一群泰雅長老成立了不老部落,每位長老的專長都不同,有的擅長耕種,有的擅長打獵,有的擅長建築,部落裡的房子都是出自於擁有景觀設計背景長老之手,以就地取材的方式打造芒草屋和竹子屋,而後期因應建築法規,更將現代建築融合祖先傳承的智慧,放進一棟棟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小屋。

迎賓小點|小米醃製豬肉

小米種子倉庫

午宴芒草屋

不老部落長老 Kwali

部落探險

順應自然法則善待土地

餐桌上所有食材都是以自然農法種植,範圍耕種不求量只求質,尊重大自然四季循環,該種什麼就種什麼從不負載,自給自足真正落實 Farm to Table 概念,賦予每道佳餚溫度與生命。開場迎賓小點用小米醃製的鹹豬肉和小米酒暖暖身子,接著 Kwali 端上整籃新鮮採收的香菇,雨下得越多香菇長得越好,我們抵達的那天,北台灣已經下了足足一個月的雨,果不其然土壤原生的風味香氣逼人,烤出來的香菇水分飽足,甚至生吃都是迷人的。

新鮮現種香菇

炭烤香菇

現摘野菜

清燉羊肉湯

有些東西有錢也買不到

最讓人驚喜的是小米酒,從種植到製作一條龍,部落甚至有間專屬的小米酒酒場以及儲存種子的倉庫。其實後期小米酒都是用糯米做出來的,要做出真正的「小米酒」又是全新挑戰,而其中耕作收成都不是難事,最難的是「種子」。以前大多都是部落一代一代傳承下來,後來因為青年離開部落逐漸失傳,為還原真正的小米酒,為了一顆「種子」,Kwali 不放棄帶著族人翻遍全台灣,最後終於問到一位阿嬤,他卻說只願意傳給女兒。

現搗小米麻糬

淋上野生蜂蜜

「完了,只差攜家帶眷把整個村落嫁過去。」Kwali 開玩笑地說,那一刻才發現,原來有些東西有錢也買不到,原來有些東西消失就是回不來了,才懂得手上那一杯酒彌足珍貴。小米酒有三種喝法,一開始略帶點氣泡感,像是混搭啤酒般清爽開胃,第二種是略為沉澱後較為承清的,清酒般飽滿滑順,兩種搖晃融合後就是道道地地的正宗小米酒,一支經歷翻山越嶺的信仰指標。

為山谷注入生命帶回活力

食衣住行都有了,教育又是另一大挑戰,該如何讓年輕一輩願意留下來?

Kwali 開始邀請全台各地老師來授課,創立了一所名為「原根職校」的部落學校。 「我們提供食宿以及無盡的小米酒,只要願意教我們都願意學,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,能讓部落的孩子學習不同的專長。」跟長老學編織、釀酒或木工的同時,也能學習國英數等學科,希望青年回到部落,除了一技之長外,一樣能取得學歷,又或是你想學畫畫或捏陶,就找各行各業的專家來開班授課。

泰雅族編織文化傳承

炭烤香菇

部落小貓

編織及木工文化傳承

生於大地,與之並存共生,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,感動也可以很存粹。
沒有什麼是一杯小米酒解決不了的,有的話,多喝三杯吧!

INSTAGRAM    |    FACEBOOK    |    YOUTUBE
TIKTOK    |    CONTACT US